宇宙的本質

第三章

天球與星圖


  在這一章,我們會探討天球及天球座標的種種,然後再介紹星座及星圖。


天球

當我們眺望長空,我們無法說出星星究竟離我們多遠。表面看來,所有星星就好像鑲嵌在一塊「平面」上的寶石一樣,情形有如我們看電視,把一個立體的世界壓縮在平面的熒光幕之上。

天空把我們四方八面包圍著,對我們來說,可以把天空幻想成一個被稱為天球的玻璃球,而地球就孤懸在這個天球中央。所有的天體看來皆處於天球表面之上。

在前一章,我們提到雖然天球看來繞著地球不停轉動,但其實真正在轉的是地球,天球本身是不會移動的。

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地址,固定在天球上的星星亦需一套座標系統來標示它們在天球上的位置。這套座標系統和地球上慣用的經緯度座標十分相似。只要我們將地球的自轉軸無限延長,便會穿過假想天球的兩極,我們稱之為天球北極天球南極。而把地球的赤道投射到天球上,便成為天球赤道


赤緯的算法是從天球赤道開始至兩極止,向北由0度至+90度或北90度,向南由0度至-90度或南90度。

赤經的算法較特別,和地球經度(由-180度至+180度)的算法不同,赤經是在天球赤道自西向東由0小時至24小時。和時間一樣,赤經的每小時可分為60分,每分可再細分為60秒(註:赤經的分秒並不等如角度用的角分角秒﹐你能指出他們的分別嗎?)。赤經計算的起點為春分點,相信你仍記得春分點是天球赤道和黃道的其中一個相交點。


附註:

  1. 天球的北和指南針所指示的磁北並不相同。(而且﹐其夾角會因地點不同而相異。)

  2. 像轉動中的陀螺一樣,地球的自轉軸在太空中其實並不固定,而是以26000年的周期在轉動,這個運動稱為歲差進動,所以,春分點和天球北極的位置亦會非常緩慢地移動。嚴格來說,當我們使用天球座標來標示天體的位置時,應該同時指出是哪一年的座標,例如公元2000.0年。

星座

古代人類運用幻想力把雜亂無章的星星用線連起來,成為星座,更為它們編織美麗的神話故事。當然,每一個民族的星座劃分法和星座神話都不相同。在1928年以前,星座只是天上一個一個籠統的區域,這一年,國際天文聯會正式把全天劃分為88個星座,並清楚界定每一個星座的邊界,從此,每一顆星皆會屬於而且只屬於一個星座。

黃道在天球上經過不少星座,統稱為黃道十二宮,這些星座是較重要和較為人所熟識的(蛇夫座不算是黃道星座之一,請參看第二章)。每年一月前後,太陽便會進入人馬座,在晚上九時左右,我們可以看見金牛座、雙子座等高掛夜空,由於一月是冬季,這時看到的星空稱為冬季星空。同理,在其他季節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季節的星座。


星圖

當我們使用地圖時,我們會把它平放在地上。

但當我們使用星圖時,我們須要把星圖高舉過頭,仰首望之。你可有留意,星圖上的東西方向和普通地圖相反。

星圖種類繁多。以下的星圖摘錄自香港太空館的網頁。這幅星圖顯示了某時某地所看到的星空,星座加了連線,是為了方便使用者辨認星座。較大的黑點表示那顆星星的體積較大,只表示那顆星星較光亮,我們會在以後章節討論到星星的亮度。

鳴謝﹕香港太空館.

這幅星圖只是讓你們見識一下專業的星圖是甚麼模樣,它與現時所印製的星圖中最詳盡的相似。這幅星圖看似很大,其實只顯示了以上簡單星圖中紅色圈中的星區而已。


最後更新日期:05-07-01 19:22.(香港時間)